三下乡||红色足迹寻访(三):英年璀璨映史册,昌陶精神励青年
为深入学习和传承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红色教育的号召。7月17日下午,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明翰村公益赋能笃行团在西乡书院院长王辉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洪市镇易昌陶纪念馆,对爱国青年易昌陶的生平事迹进行深入的了解。
易昌陶,一位品学兼优,思想通透的青年才俊,曾与毛泽东同窗情深,共赴学生运动,学业相长,生活互助,志在改良社会。1914年,年仅23岁,因反军阀遭军警伤重不治。湖南一师校长张干亲自主持追思,师生共撰挽联祭文数百篇,毛泽东亲赴墓地缅怀。“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这是毛泽东在《五古·挽易昌陶》诗中表达了对良友早逝的悲痛与继承好友遗志的决心。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的易昌陶
在易昌陶纪念馆内,笃行团成员们被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生动的照片所吸引。这些展品详实地记录了易昌陶短暂而灿烂的一生,展现了民族解放战争中青年学子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无畏勇气与坚定信念。纪念馆通过详实的史料和丰富的的展陈,全面呈现了易昌陶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以及他与毛泽东等革命先驱之间深厚的同学情谊,令在场同学深受震撼。
王辉讲解易昌陶纪念馆展品
“同学少年多壮志,风华正茂正当时。”王辉老师在纪念馆前深情地说,“易昌陶烈士虽英年早逝,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永恒的。”志愿者景迪雅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当铭记历史,珍视当前的社会环境与机遇。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如易昌陶等革命先烈的事迹与精神,可以从中获取激励与力量,进而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才智。
王辉介绍易昌陶纪念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明翰村公益赋能笃行团将继续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中,深挖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为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贡献出一份力量。